企业享补贴、高校送成果广州米牛,新津这场对接活动给企业送 “礼包”→
7月25日
“科创天府・智汇蓉城”
新津区健康食品科技创新成果
对接交流活动在新津经开区
健康食品科技创新中心举行广州米牛
本次活动汇聚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、中国农业大学四川产业研究院等8家高校院所及创新平台,中粮(成都)粮油、成都希望食品、邹三和食品等20余家区内外企业代表,通过政策解读、成果推介、供需对接,搭建起健康食品产业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桥梁。
会上,新津区科技局重点解读了“科技副总”选聘政策。
据悉,成都市于7月10日印发相关通知,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全职或兼职入驻企业,领衔科技研发与攻关,覆盖绿色食品、轨道交通等“9+9+10”现代化产业体系。“科技副总”将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优势互补,为产业创新注入智力动能。
会上还解读了《成都市新津区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(修订)》《成都市新津区推进工业强区攻坚若干政策》,新津政策“干货”直击企业创新需求:新认定国家、省、市级创新平台广州米牛,分别给予100万、50万、20万元奖励;年度研发投入超200万元的企业,按实际增长额10%享最高300万元补助;企业购买科技成果或本地院所转化成果,均按市级补助的50%再获支持……
高校成果推介环节精准对接企业需求。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张清、中国农业大学四川产研院副研究员张磊、西华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谢伊莎分别作了成果项目推介,涵盖食品物理保鲜技术研发、功能性大米开发、残留蛋清高效利用等技术方向,与新津食品企业的研发痛点高度契合,同步发布了成果清单,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与高校院所展开合作。
↑高校院所创新成果清单
在交流环节,成都天河中西医科技保育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长珏围绕“新技术、新产品、产业链协同”主题,与参会的高校院所专家及企业代表,从技术突破驱动产品升级、高校成果赋能传统食品、技术应用匹配消费场景等话题切入进行对话。通过“面对面”聊需求谈合作,破解科研与产品协同困局,共探健康食品产业“技术-产品-链条”创新路径。
希望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‘科技副总’政策和研发投入补助让企业更有底气加大创新投入,同时,让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深入企业,切实了解企业创新需求和技术难点,贴合企业生产和市场反馈开展新产品研发,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研发和成果转化。”
沈师傅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企业的科技研发实力难免存在局限,而院校在专业领域的科研能力更为突出。要推动双方深度合作、实现优势互补,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和合作平台来持续推进。在这方面,新津经开区等部门不仅从政策层面给予鼓励、引导与专业辅导,还积极牵线搭桥引荐院校资源,甚至主动带领企业对接沟通。目前,企业已有部分合作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,相信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下,沈师傅未来在科技创新领域一定能实现更大突破。”
会前,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新津健康食品科技创新中心,实地了解中心的检测平台、中试基地等配套设施,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。
新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活动通过政策引航、成果对接、校企联动广州米牛,进一步打通了健康食品产业“创新链—产业链—资金链”,助力新津打造健康食品产业创新高地。
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