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!这些行为可能导致信息泄露牛豆网,快自查!!!
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,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,各类智能设备、软件平台让生活变得便捷高效。但与此同时,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,稍不注意,个人信息就可能泄露,给我们带来诸多麻烦,甚至造成经济损失。今天,「所言聊天」就来给大家聊聊如何避免信息泄露,一起守护我们的隐私安全。
一、旧设备处理不当,隐私 “裸奔” 风险高
如今,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飞快,手机、电脑等设备用个两三年就可能被淘汰。很多人处理旧设备时,图方便就随手卖给路边回收摊,或者在二手交易平台简单处理。但大家可能不知道,这样做风险极大!
展开剩余79%比如旧手机,里面往往存储着大量个人信息,像照片、视频、短信、通讯录、第三方支付信息、社交平台账号信息、邮件等。就算恢复出厂设置,也并不保险。普通的删除和恢复出厂设置,只是更改了数据的 “删除标记”,数据本身其实还在手机存储空间里,专业的数据恢复商家通过技术手段,很容易就能把这些数据恢复。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,后果不堪设想,可能被用于诈骗、身份盗用等违法犯罪活动。
「所言聊天」教您正确做法:牛豆网
1. 删除登录设备:以微信为例,打开微信,点击 “我”-“设置”-“账号与安全”-“登录过的设备”,点击 “编辑”,删除无用的登录设备。不同 APP 操作方法有差异,大家要根据自己使用的 APP 进行相应操作。
2. 退出原有账号:手机里的支付宝、银行 APP 等各类应用,都要记得退出登录。比如微信,点击 “我”-“设置”-“退出” 即可。
3. 关闭定位追踪:关闭手机自带的 “查找设备” 功能,防止被追踪定位。该功能在手机丢失时虽有用,但处理旧手机时,可能成为隐私泄露隐患。
4. 备份重要数据后格式化:先把重要数据备份到新设备或云端,再进行格式化操作。不同手机 “恢复出厂设置” 路径不同,一般在 “设置”-“系统与更新”-“重置”-“恢复出厂设置”。
5. 数据覆盖:格式化后,在旧手机里储存一些无关紧要的大文件,如电影、无用图片等,占满储存空间后删掉,重复两到三次。这样能让之前的数据痕迹被彻底抹去,降低被恢复的可能性。
6. 取出 SIM 卡和存储卡:SIM 卡可能存储通话记录、短信等信息,存储卡也可能有重要文件。取出后要妥善保管,不再使用的话,最好剪毁,防止信息泄露。
「所言app温馨提示」:如果嫌操作麻烦,建议将淘汰的旧手机交予资质齐全的官方回收机构,比如手机品牌官方以旧换新计划、大型电商平台的回收服务,或者具有国家认证资质的专业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。
二、网络冲浪,小心 “陷阱”
1. 不明链接别乱点:在微信、短信、邮件等渠道收到的不明链接,千万不要随意点击。这些链接可能是钓鱼网站,一旦点击,输入的账号、密码等信息就可能被黑客窃取。比如收到一条看似来自银行的短信,称账户有问题,需要点击链接进行验证,这种情况大概率是诈骗,银行官方不会通过这种方式要求用户操作。
2. 非官方 APP 要谨慎下载:很多人喜欢在一些非正规应用市场下载 APP,觉得能找到一些 “特殊” 软件。但这些 APP 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,下载安装后,会在后台窃取手机里的信息,如通讯录、短信、照片等,还可能控制手机进行恶意扣费等操作。下载 APP 一定要去官方应用商店,如苹果 App Store、华为应用市场、小米应用商店等等下载正规app,例如「所言」各大应用商店均已上架,安全畅聊无忧。
3. 公共 WiFi 使用需注意:在商场、咖啡店、机场等公共场所,很多人会连接免费的公共 WiFi。但这些 WiFi 安全性参差不齐,一些不法分子会搭建虚假 WiFi 热点,一旦连接,设备内的数据就可能被他们获取。如果必须使用公共 WiFi,尽量不要进行涉及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的操作,如网上银行转账、登录重要账号等。若要使用,可通过 VPN 等加密通道来保障网络安全。
4. 谨慎填写个人信息:在一些网站或 APP 注册账号时,对于要求填写过多个人敏感信息的情况要格外小心。比如有的网站让填写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,且无法确认其安全性,就不要随意填写。另外,参与一些线上活动、问卷调查时,也要留意主办方是否正规,避免因贪图小便宜而泄露重要信息。
「所言聊天温馨提示」:信息安全无小事牛豆网,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。从现在开始,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,提高信息安全意识,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。如果遇到疑似信息泄露或诈骗情况,一定要保留好证据,如截图、录音、交易记录等,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大家还有哪些避免信息泄露的小妙招,欢迎在留言区分享~
发布于:黑龙江省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